剧照
羊城晚报3月26日报道 《春娇与志明》 将于3月30日在内地上映,导演 彭浩翔 近日来到广州并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春风得意的他以其独有的“贱语调”预测《春娇与志明》的内地票房成绩:“我不会期待太高,我就带着平常心———等它过两亿!”
《春娇与志明》是彭浩翔的首部合拍片,他自认“已经做到完美”,因为他没有像之前很多香港导演那样,为了迁就内地市场而最终“两头不讨好”。
对苦恼的港导有话说
别放弃港味,别试图讨好
羊城晚报:内地的观众和香港的观众对这部片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彭浩翔:两边的反应基本一样。只有一个笑话, 黄晓明 在 电影 里说:“我有个缺点———我没有北京户口。”看到这里内地观众都笑了,但香港观众不明白。
羊城晚报:你一直说很自豪这个片子“接地气”,而且它同时接了香港和内地的地气。你是怎么做到在一部电影里打破两地观众的文化差异性?
彭浩翔:我一直觉得,文化差异不是香港和内地才有,其实南方和北方也一样,特别是喜剧。一直以来,地区性的笑话是最容易做的,反而真正结构性的笑话———跳出语言和地域的局限,很难做到。就像《老友记》,我英文不好,都是看字幕,而且我也没在中央公园旁边住过,但仍然笑得出,因为它说的就是爱情、友情、亲情,我全部能共鸣。或许有15%的笑话我不会笑,因为涉及俚语,但这并不妨碍我觉得整部剧很好笑。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样,部部电影都能成功!
羊城晚报:黄晓明那句台词香港人不觉得好笑,这是你故意留给内地人的么?
彭浩翔:我一直觉得,一部好的电影,70%得是结构性的笑话,30%可以做自己的语言体系和文化体系里面的东西。这样电影出来之后,或许30%的内容人家不会笑,但他们会为70%而笑。黄晓明那个北京户口的笑话,我早就知道香港人一定不会笑,但我还是留着,照顾内地观众。但是华语喜剧片一直把精力用错地方,总爱搞一些方言笑话,或者用一些热门话题来搞笑,这确实很容易有效果,但离开当地就没了生命力。我做一部电影的时候总会想,如果看这部电影的人不懂中文呢?我要怎么让他笑?
羊城晚报:你也说,要教教香港导演怎么做。大家或许会好奇,为何你轻松做到的事,其他人这么久都做不好?
彭浩翔:大家感觉我很轻松,其实我花了好长时间去研究。刚开始我也想不到办法,所以我一直都不敢拍合拍片。两年前,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我要住到北京去,了解内地年轻人觉得什么好玩,找出两边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然后尝试尽可能让双方都笑。
羊城晚报:很多香港导演也在这方面努力过,你觉得他们的误区在哪里?
彭浩翔: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人觉得要讨好内地观众,就要放弃港味。其实连内地观众都不希望你放弃港味。大家以前觉得港产片好看,原因在于港产片够顽皮,观众想在电影院看到一些好玩的东西。但是一进内地,香港电影人觉得要适应审查制度,因此这些东西不要留。其实审查制度并没叫你把东西拍得很沉闷!我花了好长时间摸索审查制度,得出的结论就是———合拍片也可以很好玩。
对找爱的男女有话说
男要懂聆听,女别想改变
羊城晚报:片中黄晓明找丑女的情节很反现实,你是想反讽现实中不可能有这样的好事,还是想用一个特例来证明爱情的无穷可能性?
彭浩翔:是后者。我身边很多靓仔朋友找的女朋友长得都很一般。爱情有时候就是这样,就像张志明最后也没有选择 杨幂 ,虽然她比春娇年轻漂亮又大胸。
羊城晚报:电影里有很多关于男女表达方式和思考方式差异的体现,你怎么会这么了解女人?
彭浩翔:因为我内心其实是一个少女———我有时候上厕所都忍不住坐着撒尿。这是个玩笑,哈哈!我确实比一般男人更了解女孩子,因为我喜欢聆听,这是我从小到大都在做的事情。
羊城晚报:聆听,这是你对男人的忠告?
彭浩翔:没错。有些人写信请教我,说为什么他总是追不到女孩子。我说你不用去刻意浪漫,办法就是聆听。很多人会因为感情问题发飙,对身边的人很多意见,那是因为虽然她一直在说,但你没有认真听,这是很多男人的问题。凡话不要以“我”字做开头,听听人家讲什么。
羊城晚报:那有没有对女孩子的忠告?
彭浩翔:女孩子不要觉得自己有能力改变一个男人,因为大多数时候男人是不可改变的。你一旦想要改变一个男人,那就是悲剧的开始。很多人会说,我没想改变他,只是想修正他,把一些不好的东西变成好的。这是女孩子的天性,但问题在于“没得修正”。你要他,就要他的全部,就像一箱子东西,你不能只拿一点,你必须得成箱拿走。
对忠心的观众有话说
想到好名字,就拍第三集
羊城晚报:听说影片第三集想找 郭富城 来演?
彭浩翔:因为他来看首映,看完说很喜欢,我说你来参演第三集吧。第二集成功请到黄晓明,我们胆子大了不少,第三集还会加入布拉德·皮特———你别这么大声笑,我真的会噢!
羊城晚报:第三集的主角还是 余文乐 和 杨千嬅 吧?
彭浩翔:当然!别人不能演志明与春娇。要换人,除非余文乐嫁了一个有钱的女人,息影,去生小孩。杨千嬅倒不怕,等第三集开拍的时候,我估计她小孩都上小学了。哈哈,开玩笑的。其实我最担心的是两位演员因为这个电影太成功,今后加价太多。不过我跟他们说好了,第三集不能比第二集要得贵!
羊城晚报:为什么要隔那么久?
彭浩翔:因为之前还有三四部戏要拍。第一集到第二集,隔了一年半,那么第三集也要至少一年半后。
羊城晚报:剧本有方向了吗?比如,上次故事发生在香港,这次在北京,下次会是哪里?
彭浩翔:现在还没有定案,要看看两年后我的生活是怎样的。因为我自己也在到处走,不停地变。如果我两年后在东非,那故事就在东非吧。
羊城晚报:从《志明与春娇》 到《春娇与志明》,第三集名字还能玩什么花样?
彭浩翔:不拍第三集,一大原因就是因为我想不到名字。第二集也是,当时我一直在逃避叫什么《志明与春娇2》,后来想到可以叫《春娇与志明》,就开始拍了。
羊城晚报:会不会担心第三集没办法超越前两集?
彭浩翔:担心!不过,很多人看完《春娇与志明》都说,续集竟然比第一集好。有一个可能是因为我从来没拍过续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