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这里,就不得先提及文戏中这个临时的“三口之家”的演技表现了。梅婷很有趣,她转战大银幕后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是每每亮相总有新意。此番的情绪累积后的爆发与郁郁寡欢的凝视都很好,让人对其命运叹息不已。张家辉是个越老越成精的演员,其实故事内外,他都谱写了一个叫做“演员不断自我修养”的传奇故事。你记得住《大追捕》中那个哑父凝望女儿的眼神,就忘不了此番程辉凝视擂台的背影。至于李馨巧,她几乎成为了那种超出你想象范畴的童星。这一次她与影帝张家辉的对戏让人过目不忘。于是很自然的。她,也成为了影后,好到没话说。
当然,如若一直是文戏铺垫,激战欠奉不会是林超贤的做法。他这一次让老树开出新花老拳手张家辉,和那斗志昂扬的彭于晏组成了“中国好师徒”,他们苦练不止的身影像是一针兴奋剂,让银幕下习惯了生活那吞噬人节奏的平淡的观众寻求到了燃气斗志的理由。彭于晏这两年用拼搏迎来了他的收获期。多部片过亿的票房也验证了其年轻小生中名利双收的前景。很喜欢师徒两人擂台下苦练的片段,这个时候的澳门充当了一个最好的观众,看着师徒二人使用各种器械让自己变得肌肉虬结,沿着条条小路疯狂而痴迷的奔跑,在大三巴牌坊的背景前挥拳不止,不由得热血沸腾。
而说到擂台戏,其实之前甄子丹在《导火线》等片中有过时装动作戏的展示,但是对于擂台展示MMA,则可以追述到前些年的佳作《勇士》。同样是失意的中年人奋起直追的故事,只不过那是兄弟二人,这是师徒一对。影片的擂台戏节奏很好,作为新事物在华语片中出现的MMA大战,基本上沿袭了清晰的“试探——测试拳力拳速——拼拳——地面技——分出胜负”的套路,而且每个部分都泾渭分明。比如比赛前半部分的的拳力对抗,多突出选手的速度与力量感,这时候,配合极为出色的音效也即是重低音的频频运用,会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达到预热的作用。而待到后半部分转为地面技较量时,多突出力量对抗的凝滞之感。摄影机开始捕捉人物面部特写,配合以秒计算的拳脚纠缠的一组组短镜头,以及场下人物状态的侧面烘托,很快让观众脱离单纯的视听冲击,进而达到视听感染力的层面。这是之前例如《环太平洋》等好莱坞大制作也难以做到的。毕竟由于文戏的力度不够厚,很多作品会在最后难以让观众随着故事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但很幸运的是,有文戏支撑,有清晰故事,有出色演技的《激战》做到了。让观众不仅仅看到一场场的擂台缠斗,更感受到了脱离擂台,与自己和命运抗争的爆棚正能量。